2007年11月1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用爱谱写和谐颂歌
蒋亦新

  汪素珠,诸暨市牌头镇同文村金家山头自然村的普通农妇,39岁,中等个头,衣着朴素,慈眉善目。她长年累月、细心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,用顽强的毅力诠释着“好儿媳”的内涵,为人间谱写了一曲和谐的颂歌,使闻者无不为之动容。
    汪素珠原籍衢州,20岁出头就外出打工,后于1993年辗转来到牌头镇金家山头一家袜厂做工,期间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金小伦。金小伦原来姓陈,是义乌人,10岁时随改嫁母亲而来到金家山头,17岁那年改姓为金,做了村民金友才的养子。而金友才夫妇俩都是再婚,婚后无子。金友才的妻子多病,只得长年住在浦江女儿家中。1994年,汪素珠嫁给了金小伦,这个特殊的家庭才开始了平淡而又温馨的生活。
    汪素珠一到金家,就把多病的婆婆从浦江接回了家。汪素珠说:“婆婆应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,这才叫做家。”她一边在袜厂打工,一边担起了全部的家务活,并精心照料体弱多病的婆婆。婆婆高兴得逢人便夸她“不是女儿,胜似女儿!”可惜的是,一年多后,婆婆去世了,公公的身体也每况愈下。为了养家糊口,丈夫长年在龙游开铲车,很少回家,照顾公公和两个孩子以及田畈生活全都落到了汪素珠的肩上。汪素珠毅然辞去了袜厂的活,当起了三轮车夫,因为这样可有更多的时间来照料一家。
  83岁的公公却祸不单行,原本一日三餐都要端到手的他,今年一连跌了三跤,再也起不来了,手脚不听使唤,连大小便也失禁了,吃喝拉撒全在一张床上。半年多来,每当汪素珠中午、傍晚踏着三轮车回家,第一件事就是为公公揩屎、揩尿、换尿不湿,忙完后再做饭。周而复始,天天如此。
    第一次给公公换尿不湿时,汪素珠既羞涩,又怕别人说闲话。但为了让公公能清清爽爽做人,她冲破世俗观念,把公公当成亲生父亲一样来侍奉。为防止公公生褥疮,她就勤为公公翻身,并讨来一只汽车内胎给公公搁脚。她每隔两三天要为公公擦拭身体,公公的衣服、床单也是勤洗勤换。有时汪素珠还把公公抱上三轮车,送到镇上的浴室为公公洗澡,让这个在床上屙屎屙尿的老人卧室里没有一点异味。公公的一日三餐,都要汪素珠喂吃喂喝。为了调节口味,增加营养,汪素珠经常变换着花样给公公吃。有时亲戚邻居送来好吃的,汪素珠都会留给公公;公公牙齿不好,汪素珠就把肉切细炖烂;面条太烫,汪素珠就一口一口地吹。公公的皮肤流脓淌血,她就买来酒精和纱布,天天为公公清洗消毒。公公对媳妇感激不尽,凡有人上门来看望,他总是反反复复地说:“我是借来壶瓶赊来酒,真想不到会有今天,我死也甘心了!”而汪素珠说:“谁都有老的时候,晚辈伺候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,也是我们做晚辈的责任和义务。”她还说:“媳妇就是养老女,要给公婆养老送终,再说我从没把他当成公公,而是当成自己的亲爹。”据村民反映,汪素珠不但孝敬公婆,还与邻里和睦相处,乐于助人。她在镇上踏三轮车,义务为村民接送孩子入学已有三个年头了。
    现在,汪素珠的事已成为金家山头150多户人家、440多名村民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话题。汪素珠的名字成了这个自然村里“孝心”的代名词,大家将汪素珠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、挂在嘴上,都夸她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。